莱因哈德·海德里希
长刀之夜
盖世太保亲卫队下属机构
上级机构 | 亲卫队国家安全部 |
---|
是纳粹德国时期的秘密警察。秘密国家警察由党卫队控制。它在成立之初是一个秘密警察组织,后加入大量党卫队人员,一起实施“最终解决方案”。1933年春希特勒出任威玛共和国总理,而赫尔曼·戈林接管普鲁士警察局。戈林于1933年4月26日成立政治警察组织盖世太保,核心成员为普鲁士警察。1934年在希特勒的调停下希姆莱的党卫队接管了盖世太保。
二战爆发之后大量的盖世太保跟随德国国防军一同进入占领区,在那建立了众多辅警部队,这些辅警部队全部听命于盖世太保,成为其机构的一部分。盖世太保秘密警察有“预防性逮捕权”。在纳粹德国时期,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左派人士、异议人士、反抗军及犹太人等都未经法律程序被盖世太保投入集中营,其中大多数遭到拷问、虐待,或是直接处决。
阿勃维尔1921年至1944年间的德国军事情报机构尽管名称本身有防谍的意味,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彻底的情报机构,只处理“人力情报”相关事件。该部门直属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其总部位于柏林提尔皮茨河岸76-78号(76/78 Tirpitzufer),靠近最高统帅部办公室。
骷髅总队是德国纳粹党准军事组织党卫队旗下的一支专门负责管理集中营及执行灭绝犹太人命令的分部。其成员涵盖党卫军、一般党卫队、盖世太保以及专门的别动队队员[1][2]。
党卫队(德语: Schutzstaffel 帮助·信息,简称SS,直译为(希特勒/党魁)直辖卫队),为德国纳粹党内负责监察党纪及对党魁个人忠诚、以及执行党中央(党魁)决策命令的分部。其前身为希特勒的个人卫队,于长刀之夜后兼并失势的冲锋队建制而正式成型。 纳粹党执政后,该组织除对内维护党纪、对外维护纳粹党统治外,亦执掌对德国国家机构的忠诚审核,整顿国内社会上被其认为反党反民族的事物,同时监察德国境内各领域的思想纲领等工作外。希特勒藉任命党卫队全国领袖兼任德国内政部长以合并党职与官职,党卫队以党中央机关身份同时执行德国内政部职能,统一指挥党属准军事团体(纳粹冲锋队)及国家执法机关(盖世太保),为纳粹党实现党国一体化最重要的工具。
随着国防军与司法机构内纳粹党员的人数逐渐增长,纳粹党开始对国防部进行渗透,党卫队在国防部与法务部内也成立相关组织,即为负责作战的武装党卫队和负责掌握司法关押的骷髅总队。除上述两大单位外,因党卫队领袖身兼内政部长身份,国家警察(盖世太保)、国家安全局等国家机构亦一并受其管辖指挥。
恩斯特·卡尔滕布伦纳(Ernst Kaltenbrunner,1903年10月4日—1946年10月16日)是一名奥地利裔纳粹德国以及党卫队的重要领导人,被授予党卫队上级集团领袖、警察兼武装党卫军上将阶级。
1935年中期,卡尔滕布伦纳成为奥地利党卫队的领导人,他支持德奥合并,在1938年德奥成功合并后被希特勒晋昇为党卫队准将。
1943年,在第一任党卫队国家安全部部长、党卫队上级集团领袖海德里希被暗杀后,继任国家安全部部长与国际刑警组织主席。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卡尔滕布伦纳于1945年5月12日在奥地利被美军巡逻兵逮捕。
奥托·斯科尔兹内(德语:Otto Skorzeny, 1908年6月12日—1975年7月5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常著名的德国特种部队指挥官,指挥了几次著名的行动,“欧洲最危险的男人”是他的绰号。
海因里希·卢伊特波尔德·希姆莱(德语:Heinrich Luitpold Himmler,发音:[ˈhaɪnʁɪç ˈluːɪtˌpɔlt ˈhɪmlɐ] ( 聆听),1900年10月7日—1945年5月2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一名重要政治人物,曾担任纳粹德国内政部长、党卫队全国领袖。是纳粹大屠杀的主要策划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希姆莱以预备役身份服役于德意志帝国陆军,并未参加前线战斗。此后他进入大学学习农业,并于1923年加入纳粹党,而后于1925年加入党卫军。1929年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正式任命希姆莱为第四任党卫队全国领袖。此后他担任党卫队最高领导人长达16年,直到1945年德国战败。在16年内,他逐渐将最初只有290人的党卫队发展成一支战斗力极其强悍、拥有百万人的准军事组织。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