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主义(英语:fascism;意大利语:fascismo;德语:faschismus)是一种威权的极端民族主义形式[1][2][3]。其特点是对国家领导的个人崇拜、重视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公共机构拥有过度的公权力,强大的社会和经济统一执行力,以及强制镇压反对意见[4]。法西斯主义在20世纪初的欧洲政治中有着显著的地位[5]。第一次法西斯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意大利王国出现,由贝尼托·墨索里尼创建,也是法西斯革命党(他日后执政的国家法西斯党的前身)的创始人,然后传播到其他欧洲国家[6] 。法西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以及民主主义,因此被放置在传统左右翼政治光谱中的极右翼。[7][8][9][10]
法西斯主义者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一场革命,它为战争、社会、国家和技术的性质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全面战争的出现和社会的全面动员,打破了平民与战斗人员之间的区别。“军事公民身份”出现了,即所有公民都在战争期间以某种方式参与军事[11]:140-141[12]。这场战争导致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的崛起,这个国家能够动员数百万人在前线服务,提供经济生产和后勤支持他们,并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干预公民的生活[11]:140-141[12]。
法西斯主义者认为,自由民主已经过时,并认为在一个极权主义的一党制国家中完全动员社会是必要的,以使国家为武装冲突做好准备,并可有效应对经济困难[13]。这样一个国家由一个强大的领导者——如独裁者和由执政的法西斯党成员组成的军事政府——来领导,以建立民族团结、维护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13]。法西斯主义拒绝断言暴力本质上是消极的,并将政治暴力、战争和帝国主义视为可以实现民族复兴的手段[14][15][16][17]。法西斯主义者主张反共,采取混合经济,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保护主义和干涉主义的经济政策实现国家经济自给自足[11]:188-189。极端形式的法西斯主义者则通常持有“种族纯净”或“优等民族”的信仰,通常与种族主义或偏见的某种形式相呼应。这种“纯净”的思想会驱动法西斯政府将视为外人的群体驱逐出境,屠杀,强制绝育或是种族灭绝[18][19][20]。
自意大利和德国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被同盟国击败以来,很少有政党公开称自己为法西斯主义者,而现在这个词通常被政治对手贬义。[21]新法西斯主义或后法西斯主义的描述有时更正式地用于描述极右翼的政党,其意识形态类似于或植根于20世纪的法西斯运动[6][22]。
评论
发表评论